13305304110全国服务热线:

上一张 下一张

种植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种植技术

牡丹籽油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6-11-21 10:12:30

 牡丹籽油的发展

 1.牡丹籽油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该产业链条形式为:牡丹种子榨油,压榨后产生的饼粕可以生产高级饲料,牡丹高级饲料养殖无公害猪、鸡、鱼等畜禽渔产品,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作为生产、生活能源利用,沼液用于田间灌溉,沼渣制成绿色有机肥料返回用于牡丹种植基地。该链条还可以延伸发展,牡丹种子剥壳后粉碎可以生产出珍稀的牡丹菇;牡丹籽仁也可直接加工成食品和保健品;牡丹花可以加工成“不凋花”工艺品;牡丹花粉、花蕊可以加工成牡丹茶、牡丹食品等;牡丹根、种子等可以提取牡丹酚、芍药苷、黄酮、多糖等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领域。
        在牡丹综合开发的产业链条上,没有废品、废物的产生,而是各个环节的资源化、能源化、废物再利用回收,实施清洁生产,基本实现污染物的零排行,进入了牡丹产业的低碳经济。产出的产品是绿色有机食品。牡丹产业形成循环经济是实现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该项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带动整个菏泽牡丹产业以及全国牡丹产业的大循环。


2.牡丹籽油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与食用植物油上升需求相反,中国食用植物油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60%以上依赖进口原料或直接进口食用原油,2007年中国食用油总耗资2300万吨,总供给2380万吨,其中直接进口食用油800万吨以上,大豆进口3000万吨以上。2008年中国进口816万吨食用油,比上年减少2.6%,但是油用大豆进口年比增长了22%,达到了3744万吨。2008年中国还进口130万吨油菜籽,用于菜籽油生产加工。由于需求提高,中国将面临着维持食用油供需平衡的压力。2009年中国食用油供应缺口达到了1300万吨。2012年到2013年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超过6000万吨,将是国产大豆总量的5倍。
     中国食用油自给率早已超出国际安全警界线,已无战略安全可言,并战略储备极低。目前中国食用油的战略安全隐患,不仅表现在原材料供应环节上种植面积的急剧减少,更存在于生产和加工环节上国际巨头的垄断、油脂自给率低以及食用油仓储能力严重不足、高达60%以上的进口依存度。除此之外,国际市场上“粮油转能源”这一大趋势所带来的长远威胁,以及西方转基因大豆与西方食用油浸出工艺对中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都在发出警示信号。
       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立足国内油料作物多元化种植,重点扶持并培育高产量、高产值、高出油率新型油料品种,扶持国内龙头生产企业,打破或抑制国际巨头垄断格局,改变油料品种种植与国际巨头行业垄断双重结构性失衡。
         牡丹籽油是新型的油料作物,牡丹籽的单位面积产油量很高(是大豆的3.4倍或油菜的1.4倍)、种植综合效益较高(是大豆或油菜的10倍以上)、国际竞争力较强(牡丹品牌优势),所以发展牡丹籽生产对于利用有限的耕地来高效提升油脂供给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抵御国外油料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均有积极作用。
        在世界10个食用油主要消费国排序中,中国、印度、美国位居三甲,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带动了全球食用油需求和产量的不断增长。目前全球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近十年基本保持5%左右的年需求及消费增幅,“十一五”期间,中国食用油工业吸引了国外大量的资金,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使中国食用油的加工能力、生产技术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2008年1-11月,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947.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58%;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952.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9.9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12.7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2%。
        2009年1-11月,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50.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77%;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39.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85%。
       中国的食用油生产加工产业,已经在若干技术上,达到了国际水平,中国食用油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食用油的消费将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样小小的转变将造就一个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而中国油脂产业总体增长大约在5%-6%,小包装油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散油的平均增长。现阶段,小包装油已在城市市场打开销路,并逐步向农村市场渗透。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食用调和油的产量达238万吨,占小包装食用油507万吨的46.9%,已经超过大豆油成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种。终端市场上可见的调和油品种不下20余种,由此可见调和油市场竞争之剧烈。
     牡丹籽含油量较高,是一种新型油料资源。从脂肪酸组成来看,牡丹籽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是极其珍贵的木本植物油。牡丹籽油可广泛用于医药工业、保健食品、高级化妆品、润滑油等行业,极具开发潜力。

3.牡丹籽油的成分

 α-亚麻酸
α-亚麻酸,英文名:linolenic acid,一种含有三个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双键位置不同分为α-亚麻酸和Y-亚麻酸。分子式:C18H3002,分子量:278.4。
α-亚麻酸属ω-3系列,属多不饱和脂肪酸,是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为全顺式9,12,15-十八碳三烯酸,它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深绿色植物中。纯度达99%以上的α亚麻酸清香无异味,它易被氧化、难提纯、储存困难。CAS登记号463-40-1,它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亚麻籽油、苏子油等油脂中。无色液体。α-亚麻酸的熔点-11.3℃,沸点230℃-232℃(17毫米汞柱),相对密度0.9164(20/4℃)。溶于乙醇和乙醚。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主合成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α-亚麻酸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调节人体血脂平衡,有效地阻断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其代谢物DHA/EPA是维系正常视网膜功能及促进学习行为的重要物质;具有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等作用,在营养学界有“植物黄金”的美誉。
α-亚麻酸可增进血液流通和细胞的新陈代谢,是一种优秀的调理剂和营养补充剂。在洗发水中加入0.1%的α-亚麻酸,与烟酸衍生物配合可补充发根毛囊的营养,消除头屑,刺激生发;另外,α-亚麻酸渗透作用强,与磷脂制成的脂质体,可和顺表皮血脉,治疗开放性粉刺(黑头粉刺)和疹子;在牙膏中用入α-亚麻酸,可预防牙病。
α-亚麻酸氢化时先变成亚油酸、油酸,再变成硬脂酸;加热时容易聚合,具有较快的干燥性能,因此可用于化工涂料等领域。
α-亚麻酸在体内可以直接进行分解代谢,其代谢产物作为人体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成为重要结构物质,α亚麻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一系列代谢产物,其中较重要的为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及PG(前列腺环素),DHA和EPA是脑、视网膜等组织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它们选择性地渗入大脑皮质、视网膜、睾丸和精子等重要器官中,参与构成乙醇胺磷脂和神经磷脂。DHA对大脑神经细胞的分裂、增殖、神经传导、突触的生长和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大脑形成和智商开发的必需物质。它对大脑的各项功能都有极大影响。
胎儿及婴幼儿阶段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能从母体和母乳中获得充足的α亚麻酸,大脑发育的过程就有可能被延缓或受阻,智力发育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同时还可造成孩子视网膜发育不良,还会直接影响将来大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上一页:油用牡丹种植分析

下一页:油用牡丹种植技术

返回